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3:44 点击次数:124
2025南国书香节8月15日至19日,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盛大开幕。本届书香节以 “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” 为年度主题,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、全省各级联动同期举办,打造一场立足岭南、拥抱世界的书香盛宴。
从书香中,番禺,这座岭南古邑的过往与今时早已被无数文人墨客镌刻进典籍、吟咏入诗行。当指尖抚过书页,“番禺” 的轮廓便在字里行间悄然清晰。此刻,不妨循着脉络,在即将翻开的一本本书籍中,解锁番禺交织的历史光影与现实图景。
历史典籍中的番禺印记
无论是古代典籍还是聚焦古代研究的著作,都为我们留存了番禺珍贵的历史记忆。《番禺县志》是清代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由知县任果、常德主持纂修的官方地方志书,现存四部旧志刻本之一。全书共设二十卷,涵盖建置、兵防、田赋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等内容,详细记载了清代番禺县的行政区划、军事配置、人口户籍等信息。该志对疍民生活形态、县丞驻地变迁、学宫祭祀制度等地方特色均有详尽记述,其地图记载为研究广州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实证。
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番禺集》(宋代历史文化探研集)作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 “馆员文库” 丛书的一种,收录了宋史研究文章,按 “北宋时期”“南宋时期”“典籍研究” 等九卷分类,从专业研究角度丰富了对番禺古代历史文化的认知。这些文字,如同一颗颗珍珠,串联起番禺千年的历史脉络。
当代著作里的时代图景
在当代著作中,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番禺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与变迁。《广州城记》是林树森撰写的纪实类著作,201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。作者曾担任广州市主要领导,基于长期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实践背景,系统梳理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广州城市转型的发展脉络,为理解广州城市发展提供了内部视角。该书虽非专门聚焦番禺,但其中收录了广州大学城从决策到建设的全过程回忆,为读者呈现了大学城建设背后的宏观决策与城市发展逻辑,是从城市视角理解番禺现代发展的重要参考。
《番禺工业发展史》梳理了番禺工业从起步到壮大的历程,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。《番禺珠宝产业发展30年》记录了番禺外向型珠宝产业从承接香港产业转移起步,到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珠宝产业集聚区的历程,为中国珠宝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。《中国特色社区慈善:番禺经验》总结了番禺在社区慈善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,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借鉴。这些当代著作,从不同角度记录着番禺在时代发展中的每一次心跳。
文化丛书里的多维印记
“番禺文化丛书”是展现番禺文化魅力的重要系列,其中蕴含着番禺多方面的文化印记。丛书包括《番禺历史文化概论》《番禺丹青翰墨》《番禺人杰》《番禺民俗》《番禺建筑》《禺山乐韵》六卷,从渊源概说、书画艺术、历史人物、民俗风情、历史建筑、传统音乐等方面,对番禺地区自古以来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描绘、构建,为人们全面、深入地认识番禺这个古老又趋新的地方,了解番禺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《聆听星海》系统客观地呈现了番禺传承星海精神、推广星海文化的全过程,书中收录的学者、专家、群众观点丰富精彩,内容贯通古今且图文并茂、雅俗共赏。该书的出版,既是番禺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,也是继承和发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媒介,不仅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伟大音乐家星海与番禺的深厚联系,更为番禺的文化图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合上书页,窗外的番禺依然在生长。那些藏在书本里的记忆,既是历史的注脚,也是未来的序章。当我们在书香中读懂番禺,其实也在时光里,读懂了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。
策划:陈海生 胡普甜
番禺融媒编辑:貌信玲
图片来源网络
上一篇:治疗宫颈癌的中医验方中药秘方名方
下一篇:没有了